个人课题《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与研究》
来源:教科室 作者:杨真真 发布日期:2013-09-29 浏览: 次
类别?xml:namespace> | 幼教 |
编号 |
附件一:
济源市第三期教师个人课题申报表
课题名称: 《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与研究》
课题申报者: 杨真真
所在单位: 济源市天坛路幼儿园
申报日期: 2012年10月
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
填 表 说 明
一、申报表各项内容由申报者打印或用钢笔如实填写。语言要准确严谨,字迹清晰易辨。其中课题类别可分为中语、小语、中数、小数、英语、思品(包括心理教育和班主任工作)、化学、物理、历史、地理、生物、科学、幼教、职教、信息、音乐、体育、美术、其它等19类。课题编号由市科研管理部门填写。
二、申报表统一用A4双面打印,左侧装订。
三、每项课题申报者仅限一名。
四、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课题申报工作。
通讯地址:济源市黄河大道中段(市教育局东区106室),联系电话:(0391)6616191邮编:454650。
一、 课题研究者基本信息
申报者姓名 | 杨真真 | 性别 | 女 | 出生年月 | 1985年03月 | ||
任教学科 | 语言 | 专业技 术职务 | 行政职务 | ||||
工作单位 | 天坛路幼儿园 | 研究方向 | 幼儿分享行为 | ||||
电子信箱 | yzz3524@126.com | 联系电话 | 单位0391-6918125 | ||||
个人15236792982 | |||||||
论文 发表情况 | 论文题目 | 发表刊物(刊号、时间) | 个人排名 | ||||
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| 课题名称 | 立项机构 | 主持或参与 | ||||
成果获奖情况 | 成果名称 | 获奖类别 | 个人排名 | ||||
| | | | | | | |
二、课题设计论证(可附页)
1、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【概念的界定】 所谓分享,即与别人共同享用,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。我们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分享,那就是奉献。现实社会中,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都是在为别人劳动,而每个社会成员又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,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,这就是分享的真实内涵。如果我们进一步用儒家的观点来诠释,那么分享就是“关爱他人,服务社会”。因此,懂得分享、乐于分享,这是一个人人格构成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,它对个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、价值标准的选取都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。 幼儿园中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拥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、欢乐、幸福、好处、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、体验的行为,如图书、玩具、食品、一件好事等。 【理论依据】 分享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方式之一,是指幼儿与他人共同享用物品,把属于自己的财富、权利、智慧、思想和情感分给别人,让别人共享,它的对立面是独占、独享、多占。分享意识与分享行为的培养,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大。 |
2、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: 一天,有个孩子的妈妈很伤心地告诉我,就因为吃了给女儿买的面包,女儿嫌妈妈吃得太大口,竟向妈妈吐口水,我听了十分震惊和难过,并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,并马上就本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做了一个调查,这结果真的让人震撼:班上3/4的孩子看见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都不愿意让给别人;1/4的孩子还有争夺玩具的行为;有一部分幼儿有着强烈的占有欲,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,而人家不愿意时,竟伤害别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;还有一小部分幼儿有实物或玩具,不和同伴及亲人分享。这结果可以看出现在的孩子非常缺乏与人分享的意识,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过强烈,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。 让孩子学会分享,拥有分享意识具有以下意义: (1)从小帮助幼儿树立分享意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。 (2)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。 (3)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。 |
3、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: 【研究目标】 通过研究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,使幼儿能够和朋友、家人、老师分享自己的玩具、食物、心事,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,培养幼儿的社会性,为幼儿成人踏入社会做好奠基。 【研究内容】 1、分享行为是什么?它有那些表现? 2、幼儿缺乏分享意识的表现是什么?它有那些原因? 3、培养幼儿分享行为应该怎么做?幼儿园、老师、家长、社会应该怎么做? 4、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意义?包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。 |
4、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【研究过程】 1、准备阶段(2012.10——2012.11) 资料收集整理、理论学习、与家长交流 2、实施阶段(2012.11——2013.4) (1)收集整理资料,分析并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。 (2)理论学习和专家指导。 (3)结合班级幼儿一日生活,在活动中研究、整理、提高。 (4)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。 (5)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。 3、总结阶段(2013.5) (1)整理研究过程的论文、案例 (2)撰写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【研究方法】 1、文献研究法:查阅相关文献资料,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。 2、案例分析法:教学案例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,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、原理的。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、总结分析,它通常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。案例研究法是对这些“真实记录”进行分析研究,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,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。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,我们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及时撰写教学案例,认真进行反思和交流。 3、经验总结法: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,进行归纳与分析,使之系统化理论化,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。我对课题研究工作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及时做记录,经常撰写体会和论文,进行归纳与分析,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,使之系统化、理论化,从中摸索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规律。 |
5、课题研究条件及保障: 天坛路幼儿园处于城乡交接地段,城市独生子女和农村非独生子女同在一个校园,可以互相学习。本人有三年的工作经验,担任班主任两年,又是学校的通讯小组成员,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、思考问题,在省网站上发表过通讯报道。课题研究需要教师深入到幼儿当中,我担任小班老师有这个条件,而且我个人非常喜欢读书思考,相信我能够完成此项课题。 |
三、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
研究阶段及内容 | 阶段性成果内容及形式 |
准备阶段(2012.10——2012.11) | 资料收集整理、理论学习、与家长交流 |
实施阶段(2012.11——2013.4) | (1)收集整理资料,分析并去粗取精、去伪存真。 (2)理论学习和专家指导。 (3)结合班级幼儿一日生活,在活动中研究、整理、提高。 (4)在探索中不断反思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。 (5)做好研究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原始资料的积累。 |
总结阶段(2013.5) | (1)整理研究过程的论文、案例 (2)撰写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|
四、评审意见
1、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(签字): 年 月 日 |
2、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(签字): 年 月 日 |
3、济源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: 年 月 日 |